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開啟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近日,我國新型人工影響天氣遙感探測作業無人機系統,歷經2年攻關,在陜西蒲城機場順利升空,平穩飛向藍天,在完成了所有機載遙感探測和作業儀器設備功能性能試驗后,安全降落。這標志著我國首款中空大載量長航時人工影響天氣遙感探測作業無人機系統首飛試驗任務圓滿..
據了解,近年來,北斗產業已成為我省獨具優勢、極富潛力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2021年,湖北北斗領域相關企業達730余家,北斗及關聯產業產值接近500億元,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數量居全國之首!逗笔⊥七M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旗幟鮮..
北京時間2022年8月10日 12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眉山“天府星座”東坡01~07號星(“吉林一號”高分03D35~41星)、 “河南一號”(“吉林一號”高分03D42星)、“西安航投一號” (“吉林一號”高分03D09星)、“浦銀一號” (“吉..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后,開始為全球提供服務,使中國航天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從開始為中國服務的北斗一號衛星到現在為全球服務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技術創新和突破性進步。
8月1日,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主辦、東北網承辦的“奮進新征程龍江新實踐”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行宣傳報道活動在哈爾濱啟動,近30家全國主流網絡媒體走進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探秘服務龍江數字經濟發展的“超級大腦”。
“不僅能顯示全市每一寸土地的信息,而且能清晰地看到地表建筑、地下管網……”近日在河南省濮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說起實景三維濮陽應用管理系統,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介紹。
今天成功發射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可以獲取我國森林碳匯數據,提高碳匯計量的效率和精度,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近日,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召開四川省螺髻山等著名山峰高程測量數據評估與驗收會。專家組認為,四川省螺髻山等著名山峰高程測量工作完成了技術方案規定的工作任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今年以來,為保障打贏黃海滸苔綠潮災害防控攻堅戰,江蘇省測繪工程院針對滸苔綠潮發生發展的時空規律,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利用測繪遙感地理信息技術建設滸苔綠潮聯防聯控監測監管平臺,為精準防“滸”做好全面支撐。
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六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
7月30日,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展示了大眾智能手機北斗短報文通信服務新功能,以及基于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的星地融合解決方案和技術方案成果,這標志著北斗三號系統短報文通信服..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6月底,山東省實現優于0.2米分辨率影像首次陸域全覆蓋,覆蓋面積15.8萬平方千米;實現了2米分辨率影像月度覆蓋、及時處理、按周發布。
日前,北京大學遙感所郭慶華教授做客《魯健訪談》,圍繞如何對中國最高樹進行精準測量、新一代中國植被圖繪制、激光雷達將如何助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話題接受了魯健專訪。
“聲、光、電、AI(人工智能)、5G、三維模型、四維動態、互動點陣沙盤等‘黑科技’目不暇接,薈萃全球高精尖技術的設備相映生輝。一個個模擬仿真的沉浸式體驗空間,讓抽象虛擬的技術概念有了具象詮釋,蓬勃涌動的未來感撲面而來!苯,赴廣東省深圳市參觀學習的..
核心業務一圖覆蓋、空間數據一鍵查詢、各類信息一目了然,近段時間,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國土空間規劃 “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火”了——
《中國自然資源報》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目前青海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已達到114座,廣泛用于自然資源、智慧城市、交通運輸等領域,為滿足經濟建設對高精度空間位置信息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建成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桿。2021年6月,北京市獲自然資源部批復成為國家新型基礎測繪建設試點城市。
“‘河南一號’,出征!”7月17日上午7點37分,伴隨一聲號令,“河南一號”遙感衛星“乘車”離開吉林長春,駛向目的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這是我省首顆以“河南”命名的遙感衛星,標志著我省“天眼”系統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這次科考實現了從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從‘我要征服你’到‘我要了解你’的轉變!痹7月12日召開的“巔峰使命-2022”珠峰聯合科考學術交流會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珠峰科考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如是說。
7月7日,自然資源部組織召開評審會,通過《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總體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評審。
“違法用地面積同比減少49.79%,違法占用耕地面積同比減少52.87%,農村建房占耕地數量同比減少70.85%!边@是湖南省2021年自然資源管理的一份成績單,相關數據大幅下降的背后,是“智慧大腦”發揮了重要作用。
6月22日,《國家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北京試點實施方案》通過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評審,標志著試點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在相干測風激光雷達方面實現重大突破,首次實現3米和0.1秒的全球最高時空分辨率的高速風場觀測。該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光學快報》上發表。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是面向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新定位、新需求,對傳統基礎測繪業務的轉型升級,也是未來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模式。廣東省中山市在大灣區地級市中率先開展實景三維和新型基礎測繪一體化建設,交出了一..
點擊鼠標,查看三維模型、壁畫細節;近800個結構傳感器記錄下逾千萬組數據;超過1500個探測設備、近9公里的感溫光纖,保護著古老建筑的安全……借助現代科技,超過1300年歷史的布達拉宮,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國土調查是我國法定的每十年開展一次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查實查清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為土地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的重要手段。作為查清家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結合新時代、新需要、新技術的時代背景,充分將科學技術和調查工作相結合,圍繞“求真、..
不久的將來,徐州的網格員通過電子政務外網打開一張三維地圖,就能查到區域內每棟建筑的人口、企業法人數據和房屋幢戶等相關信息,甚至還能看到氣象預報、環境監測、地質災害數據,基層社會治理將更加高效、精準。
德清縣取名于“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它位于長三角腹地,東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連太湖、西枕天目山麓。
6月29日,以“地理智慧 多維筑基”為主題的2022(第五屆)GIS軟件技術大會主題大會在線開幕?萍疾吭块L、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呼吁,將地理信息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加大對地理信息基礎軟件的國家扶持,搶占地理信息產業制高點,加大力度支持自主地理信息軟件的..